行政院
兩岸開放、鬆綁
政策繼續推進,上午正式確定將開放100%陸資持股企業來台上市,時程正研議中。另預計8月取消有關大陸投資超過淨值40%,不得來台第一上市(櫃)的限制;同時取消有關陸資持股超過20%,或為主要影響力之股東,不得來台第二上市(櫃)限制。
政院送利多 台股不領情
金管會上午在行政院院會中提出「海外企業來台上市鬆綁及適度開放陸資投資國內
股市方案」報告,其中除上述放寬海外企業來台上市資格及籌資限制外,並適度開放大陸機構投資人(QDII)來台投資證券
期貨,同時也放寬外國發行人在台募集資金,不得用於大陸投資的限制。政院雖然大送利多,台股今仍下跌。
金管會副主委吳當傑表示,在股權流通下,如果股權因為陸資占一定比例,就要在台下市,會傷害股東權利,未來不會再看這家公司股權有多少陸資,其他各國也沒有這種限制。
大陸QDII基金最高投資337億
有關大陸QDII來台投資我國證券期貨部分,吳當傑表示,
台灣雖然尚未與大陸簽訂MOU,但本次開放後,大陸目前核准10家QDII基金,基金規模為 375億美金,其可投資基金淨值規定為3%計算,可投資台灣最大額度,達
11.25億美元(新台幣337.5億元),若以此最大量推算,比例還是很低。
吳當傑表示,未來即便簽訂MOU後,大陸QDII仍有自我限制,即投資到任何一個地區的股權,不得超過發行機構的10%,且其投資也嚴守兩重點,包括不會去控制對方股權,以及不要風險過度集中,這是大陸的規定。
吳當傑表示,未來台灣和大陸協商建立MOU(金融監理合作備忘錄),大陸還是要遵守他
自己的規定。至於安全上的疑慮,陸資開放後,台灣是比照外資方式管理,只是讓他相關登記、程序簡化,至於陸資過來後,有關安全部分,在現有安全監視機制下,以及交易所現有制度都可以做得到。
行政院長
劉兆玄指示金管會與其他相關部會,應該儘速修正法規。劉兆玄說,也許有些我們單方面就可以做,或是開放就立即生效,但這是一個「開放政策」的執行,也就是取消過去很多不需要的行政命令限制,即使不是立刻看到效果,政策還是要執行,先把這些不必要的限制解除了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