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海軍核潛艦進行測試時發生意外,我國海軍目前現役四艘柴電動力潛艦,左營軍區的大湖軍艦擔負潛艦救難艦任務,但只限於淺海水域。如果潛艦在深海發生意外,必須透過深海救難艇實施救援,我方沒有這項能力。據指出,我方與美軍曾簽署協定,由美國海軍提供這項援助。
現代潛艦因為都是獨立作業,多半時間在水下航行,隱密性高,相對危險性亦大,必須有更高自救能力,才能爭取外力援救的時間。
一般水面艦艇發生意外時,艦艇損害管制是由損管隊專門負責,但是海軍潛艦服役人員,不論軍官、士官、士兵,不分各項軍事專長,全部都要熟練潛艦損害管制作業,才能在意外發生時,迅速展開自救,損管能力要求也比水面艦高許多。
由於潛艦內有許多管路、電路,潛艦軍官都必須熟悉,這些管路與電路是從那來,要往那去,才能在狀況發生時,立刻進行處置,切斷電源,阻斷管路。
潛艦如受困海底,艦內除了氧氣瓶供人員待援外,還有特殊的氧氣蠟燭、二氧化碳吸收劑,增加受困潛艦人員等待救援的時間。潛艦內的火災偵測也較水面艦更嚴密,配備自動滅火系統,規格亦較水面艦高。
海軍目前僅有大湖艦執行潛艦救難任務,但僅止於在淺水水域,可施放潛水鐘提供救援。如在較深海域,必須協請美軍提供深海救難艇救援,救難艇由美軍飛機運抵台灣後,再由救難艦運載到失事海域施放,深海救難艇可與潛艦艙蓋接合,運送人員回到水面。
在執行救援之前,亦可將救難物品從魚雷艙或救生艙內送入,延長潛艦人員待援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