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引述知情人士說法報導,花旗集團高層已開始考慮出售部分部門、甚至出售整個集團。花旗高階主管21日會商各種選項,據參與電話會議人士透露,執行長潘偉迪表示,目前不打算出售美邦證券(Smith Barney)部門或分拆公司。
華爾街日報21日報導,儘管花旗自稱「資本和流動性都非常穩健,目前正致力於縮減費用和出售資產等計畫」,但鑒於集團股價本周已腰斬,集團高階主管決定,該是思考公司未來出路的時候。
知情人士透露,執行長潘偉迪不願把集團分拆求售,但高層已開始研究此做法的可行性。可能脫售的部門包括美邦證券、全球信用卡部門以及最賺錢的交易服務部門。
出售整個集團或和其他對手合併,也是花旗考慮的方案。部分分析師點名摩根士丹利和高盛,都是可能的買主。
不過,紐約時報的消息來源卻表示,花旗高層確實希望找出提振股價的方式,但現階段並不積極考慮把集團整個或分開來出售。
投資人和分析師早已催促花旗設法拉抬股價,例如分割公司或出售部分單位。當然也有人提議乾脆把整個集團賣掉,但近期內是否有變化不得而知。此外,目前恐怕也找不到買主,可以用花旗滿意的價格收購。
不過花旗也並未坐以待斃。消息來源指出,該集團和其他金融機構,本周已聯手籲請議員和官員恢復先前實施過的禁止放空金融股的措施,希望藉此緩和金融股的賣壓。此外,上周花旗董事長畢雪夫也到杜拜拜訪阿布達比投資局。
花旗股價跌幅從本周開始擴大,轉捩點是美國財政部政策急轉彎,上周突然決定不收購金融機構的問題資產。花旗的資產負債表上充斥著急待處理的爛帳。
花旗大股東沙烏地阿拉伯親王阿瓦里德,20日宣布計劃加碼花旗,但似乎仍無法鼓舞投資人。花旗20日收盤大跌26.4%,股價剩4.71美元,21日早盤跌破4美元,最低跌至3.8美元。
前景不明,導致其他金融股也未能倖免於難,例如美國銀行和摩根大通銀行,20日分別下挫14%與18%,高盛也跌破1999年上市時的53美元價位,等於 又要從頭再來。同日,摩根大通與紐約美隆銀行分別宣布裁員大約3,000人和1,800人,各占總人力的10%與4%。